-
通化:“秸”尽所能 科学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与离田工作
在通化市辉南县,总投资3.764亿元的汇能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正在稳步推进,目前已完成发电机组并网。这是通化市首个生物质成功发电的项目,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利用秸秆30万吨,发电量2.1亿度。通化市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各项工作,通过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和持续调度推进,科学做好秸秆离田工作,形成社会...
>
-
山东:推动生物质定向转化液体燃料等非电利用关键技术研发
近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等11部门印发《山东省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其中提到: 重点任务 (二)实施氢储生物质能创新增效行动 生物质能技术。开展新一代生物质废弃物热电联产技术研究。推动生物质定向转化液体燃料、非食用油脂制备航空煤油等非电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形成生物质...
>
-
福建省永春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式并网发电!
日前,省重点项目永春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式并网发电。项目年均发电量5500多万千瓦时,年可创收4000多万元,创造就业岗位200多个,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该项目位于碧卿林场碧潭工区,占地196亩,总投资4.7亿元,日均可处理垃圾670吨,实现餐厨垃圾、生活垃圾、大件垃圾等不同类...
>
-
甘肃静宁:果树废枝“变身”优质环保燃料
伴随着果园冬季管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甘肃省静宁县仁大、李店、贾河等乡镇的果农对老树进行挖除、间伐,同时对挂果树进行整形修剪。由此产生的树根、树干、树枝,被果农们收集装车,拉运到静宁林投兴美环保仁大镇分厂交售,这些果树废枝在工厂内“摇身一变”成了优质环保燃料,不仅提升了其附加值,还增加了果农们的收入...
>
-
六部委发文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沼气行业和生物天然气产业将迎来新机遇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现就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制定意见如下。一、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
>
-
江苏省如皋市城管局积极探索再生资源回收途径
行业资讯为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实现资源有效回收利用,近年来,如皋市城管局立足市情实际,强化有解思维,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再生资源回收途径,形成“驿站+定点+上门”全方位服务体系,打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居民端的“最后一米”,实现垃圾分类与可回收物利用“两网融合”。科技赋能再生资源回收驿站逐一落地为方...
>
-
厦门集美探索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新模式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行业资讯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日益关注,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在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集美区以其创新性的低值可回收物回收体系脱颖而出,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低值可回收物,如废旧塑料瓶、废纸、废旧纺织品等,因回收成本高、经济价值低,往往被忽视甚至...
>
-
你的外卖变成新衣服回来找你了,一起看外卖餐盒的“再生”之旅!
行业资讯现在,外卖在极大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可能造成一定的塑料污染。据统计,每年我国使用的外卖餐盒已经超过了100万吨。那些废旧的餐盒究竟去了哪里?如今在创新技术的赋能下,通过循环利用,外卖餐盒能够“再生”成为速干衣服。这种循环利用是如何进行的?总台央视记者焦健:每件T恤的原材料含有1个PP外卖盒...
>
-
破解一次性塑料和微塑料污染的生物酶新赛道
行业资讯2024年11月,联合国塑料公约政府间谈判即将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塑料,这个二战之后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成为全球关注焦点,一次性塑料带来的诸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也是促成这个公约的起因,而一次性塑料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的不断放大同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着很大的关联,电商的...
>
-
北京市出台9条措施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每个街道至少有一家大件垃圾上门收运单位
行业资讯近期,以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养成为重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印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重点提升工作方案》,通过实施收运环节专项治理、简化分类要求等9条措施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按照方案要求,本市将持续创建垃圾分类达标示范居住小区及村。其中,2024年底前,全市4000个...
>
-
看大件垃圾“变废为宝” 让垃圾分类“入脑入心”
行业资讯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日趋完善,而被分类回收的大件垃圾去了哪里,被如何处理?近日,江宁开发区城管局组织垃圾分类志愿者一同走进江宁区大件垃圾分拣中心,近距离了解大件垃圾处理的“最后一公里”。在分拣中心,经二次分拣后的塑料、织物、玻璃、金属等可回收物分...
>
-
塑料水瓶“吃干榨尽” 循环经济创造亿元产业
行业资讯我们日常饮用的矿泉水瓶在废弃后走向哪里?这些塑料瓶回收后将变成什么?在南充市高坪区航空港经济开发区,有一家名为四川芊易新材料有限公司,自今年6月初投产以来,日均回收、处理废弃塑料瓶65吨,将2.2亿个废弃塑料瓶“变废为宝”。这一过程是如何实现的?9月10日,记者来到公司一探究竟。“首先第一步...
>